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招生简章】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地区研究专业(0502J1)

[复制链接]

73

主题

97

帖子

4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5 01:2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是首批进入教育部“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距今已有75年办学历史,是我国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开设语种最多的外国语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创业与奋斗、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北外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以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一流外语人才及外语类复合型优秀拔尖人才为目标的国际一流外国语大学。
北外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招收研究生,至1965年共招收培养研究生65名。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到2015年7月,北外已授予博士学位611人、硕士学位6770人。目前在校研究生人数255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27人,硕士研究生2131人)。北外目前共教授72外国语言,教学和科研涵盖了世界上所有主要语种群的文学、语言、文化、历史、经济、政治、新闻传播、外交、法律等,研究领域极为宽广。亚非学院开设语种32种,覆盖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非洲大部分地区。
北外于2014年向国务院学位办增设自主设置交叉二级学科亚非地区研究,2015年正式成立亚非地区研究教研室,隶属于亚非学院。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地区研究教研室目前已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0人,包括学科带头人米良教授、穆宏燕教授2人,中青年学术骨干6人,在站博士后2人。从研究地域上覆盖东南亚、南亚、中东和非洲,从学科专业领域覆盖政治学、法律、宗教、语言文学、国际关系等。教研室定位以亚非语言文学为基础,以社会文化为重点,以区域政治与法律为特色的国别与区域教学研究平台,致力于培养符合国家需求的复合型非通用语人才。目前开设地区研究类课程16门、古典语言课程2门,教研室成立以来获得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1项,北京市社科重点基金重点项目1项,出版专著4部。。地区研究教研室将在未来重点在以下四个方向上推进对亚非地区的教学和研究:文学艺术、法律政治、宗教文化、社会历史。
2017年度,亚非地区研究教研室面向全国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若干名,设东南亚地区研究、南亚地区研究、西亚地区研究、非洲地区研究等四个方向,欢迎报考有兴趣的同学咨询报考,亚非地区研究专业考生不限本科语种背景。联系电话010-88818391,电子邮箱bfsuaaas@foxmail.com,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院。

一、报名日期及程序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1. 网上报名:报考我校2017年硕士研究生者一律在教育部统一的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众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上进行报名。报考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须于2016年11月20日前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原件(个人填好后,由所在省/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负责人签字并盖章)其中一份邮寄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报名时间:2016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提前报名,时间为2016年9月中下旬。
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招网及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网上报名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获得考试资格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网上报名时,须按照网上报名公告的要求正确选择报考点(重要提示:“报考单位”指考研志愿学校,“报考点”指2016年12月参加国统考的考试地点,只有京内考生的这两个选项相同,均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生在提交信息和支付报名费前,务必认真核准所选择的“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等信息,因错选上述三项信息而误缴的报考费,将不予退还;误报信息的考生若要正确报名,须在网上报名截止日期10月31日前,重新注册、报名、缴费,逾期亦不再补报。

2. 我校现场确认时间:2016年11月10日-11月12日。所有考生均须到所选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资格审查(查验身份证件及学历学位证书)、现场照相。
北京考点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网上缴费,本人到北京外国语大学进行现场确认(具体时间地点在我校研究生院网页上另行通知),持本人身份证、网上报名号,现场查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查验学生证原件),现场照相。
京外考生本人到当地省市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现场确认报考信息、缴费、照相。未按规定时间到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进行资格审查、现场照相者,报名无效,责任自负。

二、复试与录取
1. 资格审查:我校审查考生网上报考信息后,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于12月底在中国研招网上自行打印准考证。我校将在复试时对考生身份证件、非应届考生学历/学位证书、应届生学生证等原件再次进行资格审查,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2. 复试、录取:
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以教育部当年划定的分数线为基础,依据考生两门专业科目成绩确定复试资格,以考生的总成绩(初试专业成绩和复试成绩)名次排序择优录取。具体复试方案将于教育部分数线之后公布。

三、学制与费用
我校研究生均须全日制脱产学习。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
我校实行住宿收费制。由宿舍管理中心统一安排,视不同宿舍楼,住宿费用从750—1200元/年不等。咨询电话:010-88816465。

四、招生咨询
北外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参考书目及有关通知、注意事项,可在北外研究生院网页(http://graduate.bfsu.edu.cn/html)及研究生招生网页(http://graduate.bfsu.edu.cn/html/zs/)查询;
咨询热线:010-88816246,传真: 010-88816244。
研招办对外咨询时间为每周一下午、周二至周五(工作时间:上午8:00-11:30,下午2:00-5:30),办公地点:北外东区行政楼303A室。

五、亚非地区研究硕士招生方向
学科代码及名称:0502外国语言文学
专业代码及名称:0502J1亚非地区研究
研究方向:
(46)东南亚地区研究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41二外英语、③705东南亚历史文化、④905东南亚政治社会
参考书目:
1. 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2. 梁志明:《古代东南亚历史与文化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
3. 余定邦:《东南亚近代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4. 米良编:《东盟国家宪政制度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5. 《列国志》之《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016年出版。

(47)南亚地区研究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41二外英语、③706南亚历史文化、④906南亚政治社会
参考书目:
1. 季羡林、刘安武编:《东方文学史》(上下册,印度文学、南亚文学部分),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
2. 薛克翘:《中国印度文化交流史》,昆仑出版社,2008年。
3. 林承节:《印度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4. 刘建、朱明忠、葛维钧:《印度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5. 【英】渥德尔著,王世安译:《印度佛教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
6. 邓殿臣:《南传佛教史简编》,中国佛教协会出版,1991年。
7. 孙士海、葛维钧:《列国志·印度》(第2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8. 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48)西亚地区研究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41二外英语、③707西亚历史文化、④907西亚政治社会
参考书目:
1. 张星烺编注:《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华书局,2003年。
2. 【英】约翰·霍布森著,孙建党译:《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山东书画出版社,2010年。
3. 【美】马丁·贝尔纳著,郝田虎、程英译:《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吉林出版集团,2011年。
4. 王彤主编:《当代中东政治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5. 哈全安:《中东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人民出版社,2006年。
6. 杨灏城、朱克柔主编:《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宗教与世俗》,人民出版社,2000年。

(49)非洲地区研究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41二外英语、③708非洲历史文化、④908非洲政治社会
参考书目:
1. 何芳川、宁骚:《非洲通史》(全三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
2. 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3. 李保平:《非洲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4. 李安山:《非洲民族主义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
5. 【英】阿莱克斯·汤普森著,周玉渊、马正义译:《非洲政治导论》,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5年。

说明:
(1)报考亚非地区研究专业考生不限本科语种背景。
(2)由于教育部2017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尚未下达,此目录为我校2017年硕士生拟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文件为准;
(3)招生专业目录如有变化以研招办解释为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