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招生季 | 走进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复制链接]

74

主题

99

帖子

43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15:5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style="visibility: hidden;">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制造强国,材料先行。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源于1997年成立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建立伊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即被山东省批准为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4年成立学院,目前已具备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2008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0年获批“泰山学者”设岗单位,2019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材料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位列300-400位。十几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坚实材料基础的优秀人才。




中国青岛 山东科技大学





师资队伍
学院不仅有强大的学科背景作支撑,而且还有拥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严谨的学术精神。这里,专家荟萃,博士云集,不仅拥有众多学术精英,还拥有一批来自国内外重点院校毕业的优秀教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强,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名誉院长陈蕴博院士捐赠图书并与学院师生座谈)

(崔洪芝教授2019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教师风采学院现有教职工80名,其中教授、副教授39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100%,有海外留学经历者达25%。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名,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1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及青年专家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名。

教师风采
01陈蕴博
陈蕴博,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首席专家,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轻量化院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兼),中国能源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兼职教授。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六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重大科技成果奖十余项,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授权国际专利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优秀奖一项,国家级新产品奖一项,出版专著五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02崔洪芝
崔洪芝,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3项,发表论文1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3项。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科技大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先后荣获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等。作为第一完成人2019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03李敏
李敏,教授,现为民革山东科技大学支部主委。从教24年来,潜心治学,坚持教学一线,勤耕不辍。时刻践行“四有”教师标准。在努力做好教学教育工作,同时还通过科研工作的开展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先后承担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主持山东省和校级教改项目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各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获山东科技大学“教书育人楷模”、“难忘恩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十大师德标兵”等称号。

04姚树玉
姚树玉,教授,无机非金属系学科带头人,在长期教学中,始终坚持将“教书”与“育人”并重的原则。作为校教学督导员和系主任,他在疫情期间,重视开展线上教学教研活动,围绕培养方案的修订,细致地梳理和优化了课程体系,搭建了以突出创新创造和理实一体为特色的教学体系。
姚树玉教授多次获评山东科技大学优秀教师、难忘恩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十大杰出青年、优秀教学督导员、孙越崎青年科技奖、煤炭工业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等荣誉。他常年专注于教育教学和学生指导工作,多次获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实践教学优秀奖等。

05王忠卫
王忠卫,教授,高分子与材料化学系主任,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阻燃材料及应用专委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他曾先后主持参与20多项国家、山东省、地方项目或企业委托科研课题,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授权8项。在成果转化方面,王忠卫以自有技术为基础,带领课题组创办了青岛富斯林化工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产值达到1.8亿元,企业每年为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两个专业近200名本生开设高分子加工和改性的实验,同时接纳两个专业学生的实习教学任务。企业反哺学科,成为专业特色的重要支撑,为行业培养人才做出了一定贡献。

06田健
田健,教授,材料学院学术副院长,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优青、香江学者。在纳米材料制备及其在光电催化分解水、二氧化钛还原和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成果丰硕,2019年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研究论文70余篇,论文总被引次数达6000余次。
田健培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得多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还有7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9篇,获“挑战杯”等省部级创新竞赛奖3项。

07马韶霞
马韶霞,材料学院团委书记。作为一名辅导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认真贯彻上级部署,立足岗位,积极探索线上教育管理服务学生新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学生工作干部的时代形象。
在疫情防控的第一时间,她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学生认识疫情。她积极组织“众志成城 共克时疫”主题团日活动,指导各支部精心策划,达到了疫情期间思想引领的目的。疫情防控期间,学院的党员和团员也展现了当代青年心系国家的勇气担当,马凤强、梁艳、徐晓磊等数十位青年学生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多名党员志愿者事迹被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网等媒体报道。



办学优势
学院开设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四个专业,其中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名校工程建设重点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省部级学科平台3个;山东省重点建设学科2个;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1个;拥有材料加工与再制造工程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工程”工程硕士授权领域。
学院重点学科平台



科研成果
学院近年来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5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6项,其中,耐磨蚀材料团队完成的技术成果,先后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近五年来教师发表被SCI收录论文5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10余项。




实验条件
学院实验教学设备先进。学院实验室面积约5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5000余万元,拥有高分辨透射电镜电子探针高分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综合热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等高端仪器设备,具备先进的教学和科研条件。





奖助学金
学校和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理事会奖学金上海创立奖学金森隆励志奖学金圣戈班奖学金强信奖学金等企业奖学金,用于奖励成绩优秀、学习成绩进步、某些方面有特长或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奖学金每学期评定一次,受奖面达50%。学校还积极采取措施,争取社会资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构建了以企事业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新生“绿色通道”、爱心捐助、爱心银行和“手拉手”关爱等为主要内容的助学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陈蕴博院士在学院设立院士奖学金)


素质拓展和文体活动
大学期间学生有机会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创业赛事。各类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和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全面的锻炼成长机会。

(学院小草学堂暑期支教志愿服务团多次荣获团中央表彰)



(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和文体活动)


学生发展
近年来,学院学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其中约60%签约中车集团、中船重工、万华集团、威高集团、国瓷材料等大型企业,从事新材料研发、技术管理、材料检测、失效分析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性工作。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
近几年,学生的考研录取率均在40%以上,其中70%左右的同学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等985高校录取。2020届考研学子再传喜讯,全院考研升学率高达53%,创近十年新高,其中有六个宿舍36名同学全部考研成功,受到来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




国际合作
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与韩国全南国立大学材料学院建立合作关系,组织研究生赴韩开展国际访学与交流。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先后派出田健、韩野等10余名教师赴国外访学交流,学院25%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学院不断加强国际交流,每年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作报告。
(学院与韩国全南国立大学材料学院建立合作关系)
(崔洪芝教授赴美访学交流)

(李辉平教授赴英国剑桥大学参加ICTP2017国际会议并作报告)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戴黎明来学校交流)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为学生作报告)

(美国Rtec仪器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军为材料学院师生作报告)



校友风采

01张建峰
张建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1997级校友。现任河海大学教授/博导、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所长/书记。先后赴日本和德国学习、任教。2010年获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奖励,2012年任日本东北大学助理教授,2013年入选江苏特聘教授,2015年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兼任江苏省非常规水源开发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江苏省“重大基础设施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0篇,其他合作论文3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身份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其中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3项(包括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外国授权专利8项,国防授权专利1项);参编英文专著3部。

02孟庆浩
孟庆浩,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1997级校友,现任美国陶氏化学公司高级工程师。1997年考入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曾师从崔洪芝、李惠琪、孙宏飞、李敏、姚树玉教授。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方向研究。美国陶氏化学是一家多元的国际知名化学公司。2010年,陶氏年销售额为537亿美元,在35个国家运营188个生产基地,产品达5000多种,为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种类繁多的产品及服务,并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于化学和创新,为各消费市场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

03王建勇
王建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1997级校友。2005年至今先后担任永兴特种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研究院副院长、市场开发部部长、副总经理;并兼职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钢标委特殊钢分技委委员、特殊合金分技委委员。公司主要从事高品质不锈钢长材和高温耐蚀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2015年深交所上市,2017年进军锂电新能源锂盐材料的研发生产,目前是新材料+新能源双主业的业务架构,公司2019年进入“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排名第350位。

04于美杰
于美杰,材料学院2001级硕士毕业。现任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纳米复合材料、碳纤维、隐身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军品配套、国际合作、教育部装备预研、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十余项以及多项企业合作项目,参与国家863和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

05柴禄
柴禄,金属材料工程2005级学生,2015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取得工学博士学位并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现就职于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TLP和SPS/DB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航空材料先进焊接技术研究。主持装备发展部和工信部多项课题,参与各渠道课题十余项。开发了多种高温合金焊接材料、发动机构件单项制造工艺和部件集成制造技术,均已实现工程应用。一作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EI检索6篇,申请GF专利10项,其先进事迹被《中国航空报》报道。

06陈翔
陈翔,2006级材料学专业硕士,师从李惠琪教授。2018年入选南理工“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现任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院长助理。主持和参与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基金委重点项目、国际合作专项项目多项。迄今已取得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授权中韩国家发明专利5项,在Nat. Commun.、Adv. Mater.、Adv. Funct. Mater.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31篇。目前担任Mater. Today、Adv. Mater.等国际著名期刊审稿人。

07刘凤军
刘凤军,硕研2017级1班班长、研究生会主席,入选青岛市大学生“青选计划”。曾获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山东科技大学优秀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连续六个学期均获得一等奖学金。研究生期间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IF: 8.456)等知名TOP期刊发表SCI论文共计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持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1项(第1位)。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干部”、山东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材料学院“感动材料”十大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

08刘汉鹏
刘汉鹏,材料化学2015级学生,曾任学院学生会主席、班级班长等职务,现就读于天津大学。曾荣获山东省“自强之星”、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山东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山东省优秀毕业生、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30余项。以负责人身份带领思创阻燃团队获得2018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铜奖、“创青春”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019年团队获得陈蕴博院士奖学金。参与发表SCI论文3篇,EI论文1篇,申请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批校级创新创业项目2项。

更多专业介绍和咨询方式请点击“阅读全文”查看~



欢迎加入山科官方新生咨询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
(群号:586199154
这里有热心的学长学姐为你解疑答惑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探索~
(仅限2020级新生哦)


版权说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为公益,未用于营利,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山东高考一点通(微信号:GK-SDETV)
顾问:何蕾
责编:战祥伟  申华
记者:李雪莹
扫码关注
山东高考一点通
获取更多资讯
微信号:GK-SDETV
山东高考一点通:山东高考官方发布平台。专注山东新高考下的高中学生选科和升学,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和成长规划,第一时间为学生和家长提供的资讯信息和咨询服务。联系电话:0531-82677373。合作投稿请发邮箱:sdgkydt@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