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明确国际交往中心是北京“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之一,两年来,北京的科技创新工作在国际交往层面上稳步前进,硕果累累。北京吸纳了海外一流的尖端技术人才,同时也欢迎世界顶尖的科技技术。北京市的科技主管部门也给北京的科技发展搭平台、做服务。一起来听北京外语广播记者Iris的报道:
滴滴出行是一款便捷的招车服务平台。它利用移动互联网的特点,让司机师傅根据乘客目的地按意愿“接单”,能迅速的匹配用户和司机的需求,极大改善了人们的出行。由于节约司机与乘客沟通成本,这款应用颇受用户喜爱。司机和乘客满意的背后,是先进技术和人才的强力支撑,根据滴滴出行公关事务部总监叶耘的介绍,滴滴的核心技术团队,从美国寻觅挖掘了很多优质的技术人才。
叶耘介绍说:“因为滴滴本身是一个技术驱动的公司,会涉及到大量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而这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高尖端的领域,所以我们不仅在国内招聘了很多优秀的技术人员,我们还在海外硅谷,从苹果、谷歌等大公司招了很多大数据的工程师。”
叶耘总监说,现在滴滴的这种大数据的团队大概有800人左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一个大数据的团队。而滴滴作为一家发展势头雄劲的科技公司,给这些海外技术人才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施展才华的平台。
这些海外技术人员通过滴滴进入到了中国顶级的移动互联网领域,这对于海外技术人才今后的职业发展,包括自己创业,都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同时,滴滴可以让海外技术人员的科研成果快速地应用到实际的用户的体验上,使很多理论的研究产生很有价值的实践效果,这也是海外人才愿意加入滴滴的原因之一。
北京不仅是海外技术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这里也磁石吸铁般吸纳世界一流的最新科技。TM4是隶属于加拿大魁北克省水电局的一个公司,公司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电动轮的概念开发出一种用于汽车的电动驱动系统,并且已经成为电动电机技术全球领先的公司之一。最近,他们为中国的北汽福田公司生产250套电驱动系统,将在今年装到北汽福田公司18米长的公共汽车上。
TM4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巴里儿认为,在公交车电动化方面,中国走在了世界前列。目前在全球的公交车上,中国占了90%,而印度呢,可能会是下一个最有吸引力的市场。巴里儿表示公司来自欧洲的订单是给100辆公交车生产电驱动系统,而来自中国的订单则要大的多,因为目前中国城市中已有四万辆电动公交车,2016年还要新增10万辆,市场之大是欧洲和北美无法比拟的。
不过巴里儿也承认在中国市场上竞争已经相当激烈,许多中国企业也有电动汽车技术,但是他认为,自己的TM4公司的技术有独特之处,他说现在针对的商用领域包括公交车、货运卡车,TM4的技术在提供能量效率上都超过了国际现有的技术的平均水平。尤其是该公司研发的一套独立的智能控制程序,因此使得TM4公司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两年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科委的国际科技合作处处长陈刚向记者介绍了科委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
在国际合作方面,科委主要做了两件事:
一是搭台子,拓渠道。着力搭建高端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为创新主体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对接资源、创造条件、营造环境。
二是给支持、做服务。着力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围绕北京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大民生需求与全球创新主体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支撑北京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关于环境和平台建设方面:政府部门搭建了一些高端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不仅包括跨境合作平台,还有一批知名的国际会议和论坛平台,以及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和线上平台。可以说已经相当成熟,在给支持和做服务方面,科委也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必须依靠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来具体实现,给予它们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是我们推动创新合作必须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的事情。
为此,科委近两年着力做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截止目前,已经建成了370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18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涵盖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支持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围绕北京市科技创新的重点科技领域和重点民生需求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支持企业国际化创新。
三是吸引国际高端创新机构来京发展,在北京建设了一批国际创新示范园、国际产业孵化园、国际科技产业园。
四是多种途径,面向全球引进首席科学家等世界级顶尖人才和团队来京发展。
由科委承办、已经成功举办五届的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目前已经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广泛国际参与度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在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和跨国技术转移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会已成功举办了5届,共吸引了国际上40多个国家、国内32个省市的近11000位代表(人次)参加;麻省理工学院、通用电气公司等国际知名机构和世界500强企业,利用大会组织的多个国别专场、领域专场和要素专场,与国内高科技企业和高校院所进行了5000多项次跨国技术对接;大会共达成合作意向1100余项,实现项目签约120余项,大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把握国际化发展重大机遇,形成全球开放创新核心区,未来北京市科委还有更翔实的战略规划和考虑。
下一步,北京市科委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环境和平台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更好发展。
将进一步推动亚欧科技创新合作中心、中意技术转移中心、中韩企业合作创新中心等双边和多边国际技术转移平台建设,继续建设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等品牌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平台,打造辐射全球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推动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国际技术转移集聚区建设。
二是集聚全球创新要素,助推北京创新驱动发展
北京将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国际高端创新创业机构、国际科技组织、国际风险资本等创新资源进一步向北京集聚,整合运用全球创新资源助推北京创新驱动发展。与此同时,吸引国际组织总部落户北京,将北京建设成为国际性智库集聚地和技术创新总部集聚地。
三是推动科技创新国际化,推升“首都科技”的全球竞争力
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国际联合研发,鼓励企业通过并购、投资、技术转让许可等方式,整合国际人才、技术、品牌等资源,推动创新主体加快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节目监制:纪烈鸿 曹军生
主持人:刘兴宇
记者:李言
审听:洪新
网络编辑:陈炜 崔英杰
《听世界》 北京外语广播 www.am774.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