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8中国理工类大学排行榜,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天津大学前三

[复制链接]

77

主题

104

帖子

4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08:4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哪些大学跻身2018中国理工类大学排行榜前10强?哪些理工类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世界高水平大学、中国顶尖大学和中国一流大学行列?
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编写完成、科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2018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国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校友会版)》最新发布校友会2018中国大学排行榜1200强,北京大学第1,清华大学第2,浙江大学第3,复旦大学第4,中国人民大学第5。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荣膺2018中国八星级大学,雄居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前三强,晋升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列2018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前三,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和山东英才学院居2018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三。全国87所双一流大学跻身100强,昆明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列2018中国非双一流大学排行榜冠亚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跻身2018中国大学校友捐赠“20亿俱乐部”。
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天津大学雄居2018中国理工类大学排行榜前3强
报告显示,在最新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8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700强中,清华大学雄居校友会2018中国理工类大学排行榜榜首,荣膺2018中国八星级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华中科技大学第2,天津大学第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4,哈尔滨工业大学第5,同济大学第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7,大连理工大学第8,东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并列第9。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跻身2018中国七星级大学,跻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中国顶尖大学行列;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空军工程大学跻身2018中国五星级大学,跻身世界高水平大学、中国顶尖大学行列;南方科技大学跻身2018中国四星级大学,跻身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行列。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雄居2018中国理工类合作办学大学排行榜前2强
在最新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8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名列校友会2018中国理工类合作办学大学排行榜前2强。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雄居2018中国理工类独立学院排行榜前3强
在最新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8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名列校友会2018中国理工类独立学院排行榜前10强。
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郑州工商学院雄居2018中国理工类民办大学排行榜前3强
在最新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8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郑州工商学院、齐鲁理工学院、黄河科技学院、江西科技学院、河北科技学院、武昌理工学院、西京学院、安徽新华学院名列校友会2018中国理工类民办大学排行榜前10名。
《2018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国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校友会版)》由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赵德国、蔡言厚、党亚茹、王凌峰、刘明和蔡莉等执笔完成,2018年5月将由科学出版社面向全国出版发行,这是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cuaa.net)连续第16年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全书收录了2018年中国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地区的1325所本科高校(含8所军事院校、265所独立学院、161所民办大学和74所港澳台高校)的综合实力排行榜、星级排名(最好大学排行榜)、本科专业排行榜、各省市区大学及专业排行榜等系列排名,旨在为2018年全国高考考生、外国来华留学生填报志愿挑选大学专业提供权威报考指南。


********************************
天津大学简介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1951年经国家院系调整定名为天津大学,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确定的16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
  天津大学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热情关怀和有力支持,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曾先后亲临学校视察。长期以来,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天津大学已成为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学科特色鲜明、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居于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占地总面积1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4.1万平方米。学校校园环境整洁,景色优美,被誉为花园式学校,每年4月中旬的海棠季吸引上万市民前来参观。学校卫津路校区有两座总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北洋园校区有一座4.3万平方米的图书馆,两校区馆藏书刊总量290多万册,另有多种音像资料、微缩资料和各类光盘数据库近230个。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占地总面积243.57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一期90万平方米建设,于2015年9月投入使用。北洋园校区传承了厚重典雅的北洋元素风貌,同时充满和谐、智慧的现代气息。
现有教职工4595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双聘院士17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74人,天津市“千人计划”入选者17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54人,“973”首席科学家1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9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20人,具有正高以上职称的教职工810人,教授744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1647人,其中本科生16866人,硕士研究生10885人,博士研究生3896人。
  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坚持“办特色、出精品、上水平”的办学思路,坚持“育人为本”、“教学优先”、“质量第一”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实施综合培养,不断加强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建立起了适应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十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8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29项,新增国家级研究生教育成果奖1项;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项;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0个;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7种(参编2种);并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示范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3个,是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入选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2016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7.70%。
  在学科建设上,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医、教育、艺术、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现有62个本科专业,3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业界称为第三轮科评估)结果中,天津大学1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较上一轮增加2个。8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较上一轮增加1个。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再次蝉联全国第1,实现三连冠;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由上轮第8升至全国第2;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和建筑学等3个学科分别位居全国第3;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4;水利工程和风景园林学等2个学科分别位居全国第5。由我校牵头培育组建的“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于2013年通过教育部认定,成为全国首批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科技成果重点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文物重点科研基地,8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重大专项分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基地。有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十五以来,有47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3项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471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016年,科研经费实现了稳定和持续的增长,科技经费总量25.05亿元,新立千万元以上大项目14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16项,获批直接经费21462.25万元,间接经费3518万元,授权专利1081项,其中2项发明专利获得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4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为第一完成单位,4项成果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其中2项一等奖,1项青年科学奖。24项成果获天津市科学技术奖,15项为第一完成单位,其中9项一等奖。据中信所发布数据,
2015年度我校SCI收录论文2835篇,
EI收录论文3359篇;据学校图书馆数据,2016年我校SCI收录论文数3087篇,一二区论文比重达到49.7%。学校科技产业蓬勃发展,2016年度,与省、市、区新签订科技合作协议8个,
新增校企联合研发机构9个,目前已建立校企联合研发机构56个。加强区校科技深度合作,大力推进天津大学(武清)前沿技术研究院、滨海工业研究院、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和山东研究院等异地研究院建设,切实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天津大学建校120年来,为祖国培养了20余万名高层次人才,为我国近代工业体系的创立和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革命先驱张太雷,经济学家马寅初,外交家王宠惠、王正廷,数学家秦汾,著名诗人徐志摩等无数先贤,“两弹一星”功臣吴自良、姚树人,香港实业家荣智健等均曾在这里秉烛夜读;著名法学家赵天麟、桥梁专家茅以升、机械学家刘仙洲、化工专家侯德榜、水利学家张含英、物理学家张国藩、教育家李曙森等知名学者都曾在此执鞭任教。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校友中有“两院”院士60余位,大学校长50余位。建国以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高级领导干部,数百名国家特大型企业负责人和总工程师。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天津大学校友在2008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中成功“会师”:崔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奥运项目总指挥)、李兴钢(国家体育场
——“鸟巢”中方设计主持人)、赵小钧(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方总设计师)等十余位领军人物均为天津大学毕业生。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现有各类留学生2668人,来自133个国家和地区。与世界上4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所高校、研究机构及公司签署协议。在海外成立了3所孔子学院,分别是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孔子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孔子学院和法国尼斯大学孔子学院。
  在世纪之初,学校制订了面向新世纪的总体发展目标和“三步走”发展战略: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并在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
   
(数据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